水泥窑喷氨水喷枪-新疆乌鲁木齐政府工作报告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2022-03-14 行业动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市十六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首府发展历程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五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十六届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重点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府呈现出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府工作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五年来,我们聚焦总目标,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牢牢扭住总目标,打好“组合拳”,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公共安全事件持续下降;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阳光信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实现了各族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渴望与期盼。

民族团结持续巩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国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2个,63个模范集体、167名模范个人受到国家、自治区表彰。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150余万各族干部群众结对认亲,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果,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氛围日益浓厚。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宗教领域和睦和谐。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需求和正常宗教活动。深入开展驻村管寺工作,扎实做好清真寺、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和信教群众的教育管理服务,清真寺“七进两有”“九配备”实现全覆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持续推进“去极端化”,确保了宗教领域和睦和谐、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们突出重点抓攻坚,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3个贫困村268户、822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7845元。累计向和田地区投入资金5.67亿元、实施126个帮扶项目,助力受援地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生活垃圾收处率、乡镇光网覆盖率达100%,村卫生室、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9个村获评自治区级美丽宜居乡村。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四个一律”,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稳妥化解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做到零违规举债。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禁“三高”项目进首府,全面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6年增加49天,PM2.5、PM10分别下降45.9%、35.7%;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城市黑臭水体彻底消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为优;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五年来,我们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0亿元,较2016年增长32.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2.7亿元,较2016年增长2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2016年增长13.5%;工业增加值达到760亿元,较2016年增长2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192元、25110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35.1%、53.6%;万元GDP能耗较2016年下降9.9%。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建成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家、科技创新载体22个,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6家。科技研发投入规模持续扩大,33家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荣获国家“双创示范城市”,获批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坚持一产上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蔬菜、牛羊肉、奶产品“三大基地”年产量分别达55万吨、7万吨、2万吨,馕文化产业园日产规模达百万个,吸纳就业3000多人;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1家、家庭农场1137家。坚持二产抓重点,制造业迈上新水平。“丝绸之路号”地铁列车、卓郎纺机、欣光和长城计算机整机、正威笔记本电脑成功下线,填补了首府乃至全疆多项领域空白;锂基新材料生产规模跃居全国第二,神华68万吨煤基新材料、莱沃科技、广汽乘用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建成疆内首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乌准园区加快建设,经开区、高新区分别入选国家级经开区、园区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百强榜。坚持三产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活力不断增强。四季旅游、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形成以冰雪运动、沙漠探险、乡村旅游为特色的自然风光旅游区,以红色文化、民俗风情、馕文化为特色的都市休闲旅游区。建成国家A级景区27家、S级滑雪场6家、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8家、星级酒店38家、民宿230家。连续5年荣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获评“全国十佳冰雪旅游节事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04.2亿元。物流枢纽设施和城乡配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顺丰新疆分拨中心、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唯品会智能物流仓建成运行,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点31个,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消费便利度持续提升,各类品牌连锁便利店超1500家,打造特色餐饮街(区)29条,现代化商圈蓬勃发展,获评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养老机构39个、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815个,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新基建和信息服务加快发展,建设5G物理基站4517个,新增软件信息服务企业3599家。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完成12家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建成节能建筑3686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46万平方米。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285万千瓦,风电利用率达91.3%;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企业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累计淘汰钢铁、煤炭产能540万吨,商品房库存有效化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减税降费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323.4亿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短板加快补齐。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领域925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85%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90%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跨省通办、疆内通办持续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市场主体较2016年新增15万户,增长59.5%;市属国企集团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总资产、净资产较2016年分别增长79.2%、62.5%;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际陆港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获批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集拼集运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5200余列。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以空港客运综合枢纽、乌鲁木齐站和“八通道六射线”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立体化、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入选国家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加快建设;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新疆公司注册成立;新疆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空港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培育出口创新基地11个、自主出口品牌企业47家。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2322.3亿元。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展会影响力持续提升,累计举办展会542场,签约金额5994亿元。文化科教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果。市文化中心“六馆”、京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投用,《昆仑之约》成为首府文旅融合金名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再上新水平,获批清洁煤、生物医药两个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教育领域对外交流日益深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新加坡、俄罗斯合作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拓展。友爱医院、国际医院、儿童医院城北院区相继投用,新疆丝路医疗旅游推介平台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金融业态不断丰富完善,机构数量达到1400余家,金融报价结算服务中心获得上海金交所特别类会员资格,跨境人民币业务在全疆占比超过70%。

——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

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深入,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完成各类规划80余项,构建城市开发保护新格局。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克南高架东延、华光街东延等一大批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城市路网骨架基本形成。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运营,2号线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新建供水管线600公里、燃气管线2259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网464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52公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持续增强。

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实施老城区改造,惠及各族群众100余万人;完成284个老旧小区改造,硬化路面90万平方米,加装电梯621部。会展片区成为城市新亮点,一批现代化商务中心、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河马泉新区9条道路建成通车,新疆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建成投用;两河片区与一号台地联通道路全面贯通。拓展建成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118条道路架空线缆得到有效治理,升级改造公厕37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中心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率和洒水率达100%,城市更加干净整洁。

“六句话”项目扎实推进。“树上山”改造提升绿化山体5.2万亩,栽植乔灌木1080万株,主城区荒山披上“绿装”;“水进城”完成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25公里配套供水管线,和平渠、水磨河滨水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游玩新去处;“地变绿”实施绿化6.6万亩,栽植乔灌木3870万株,新建小游园及街旁绿地311个、小绿道25条,打造市民宜居新环境;“煤变气”拆改燃煤供热小锅炉6.2万台,削减燃煤41.5万吨,清洁供暖再添新成果;“天变蓝”持续强化“控煤、控污、控尘、控车”等措施,扎实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空气质量实现新提升;“城变美”完成6200余栋楼体外立面和150余条道路提升改造,西大桥等片区灯光秀扮靓城市夜景,城市风貌展现新魅力。

——五年来,我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持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面落实自治区惠民工程,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民生领域支出达2235.8亿元。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46万人;新建幼儿园49所、新增园位1.18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74所,新增学位8.9万个,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持续提高;累计为6.7万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67亿元;将75种抗癌药品纳入门诊特药医保报销范围,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7%;实现与30个省区市住院、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成蔬菜(牛羊肉)副食品直销点653个;建设保障性住房1.04万套、安居富民房8000套,3.6万名群众喜迁新居;打通“丁字路”“断头路”137条;新建停车场(库)344座,新增泊位4.5万个;1294个无物业小区实现有人管、有服务。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工作,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累计办理区、市两级人大议案建议579件、政协提案1121件,办复率100%。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开展权责清单梳理及动态调整,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政府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制定、修改、废止政府规章21部。全面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六届人民政府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不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3+1”重点工作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稳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稳定防疫和安全生产工作,社会环境持续和谐稳定。

毫不松懈抓好社会稳定。以提升城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为抓手,积极构建大稳定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扎实做好建党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节点维稳安保工作,确保了首府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精准高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持续完善疫情防控组织架构,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政策,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守好“三道门”、落实“八项监测预警机制”,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苗接种覆盖率不断提升,物资药品应急储备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更科学、更精准、更高效。

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应急和安全生产调度机制,紧盯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完善隐患排查整改督导评估机制,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加强综合应急演练和监测预警,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量同比下降1.2%,生产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健全完善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闭环式”分析研判机制,防灾减灾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全面加强,确保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

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完成首期募资5500万元,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两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依托“京沪渝乌”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3项。

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内涵,加快推动外围区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提升,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5个千亩连片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成4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成功承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1金1铜的优异成绩;工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新突破,陕汽新疆公司、铁建重工、新研牧神、八钢、昆仑轮胎、福克油品等企业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阿唛龙幻想乐园开园迎客,打造国际大巴扎“不夜城”,首府夜间经济绽放新活力。乌鲁木齐都市圈建设稳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持续深化。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达80.8%,河流、湖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分别达87.5%、77.8%、93.8%,土壤环境保持良好,水磨河入选自治区“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绿色建筑517万平方米、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157辆,经开区、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试点城市。

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近千列,货运量153万吨、货值230亿元;加快申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2021线上(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签约金额1955亿元;引进区外到位资金1021.2亿元,增长35%。

共享发展取得新成果。新增城镇就业10.74万人,新增创业1.18万人、带动就业1.87万人。新投入使用幼儿园10所、新增园位3600个,新投入使用中学4所、新增学位6600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挂牌社区卫生服务站394个。启动创业社区建设,社区养老、政务便捷、直销便民等“民生建设十大实事”全面完成。实施市民服务和社会管理“双七条”、改进服务管理“十项措施”,建成公交、的士司机之家和环卫工人、货车司机、快递(外卖)小哥爱心驿站1237处;儿童公园、石化公园及23处游园拆围透绿。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强统计调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计划生育、外事、气象、残疾人、地方志、档案等工作。

(三)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管理更加便民利民。深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下放市级城市管理事权5项、行政许可事项5项、行政处罚事项38项。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目标,成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完成“12345”便民热线整合,助力智慧城市加快建设。坚持“大城市、细管理”,建立四级“路长”包联制,修补城市巷道2938条、54万平方米;建成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及全过程监管系统,3929个居民小区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清洁建筑外立面4401栋,治理户外广告(招牌)2.84万块,城市环境更加整洁靓丽。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市十六届人民政府以来的五年,是首府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的五年,是反恐维稳取得重大成果、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五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是城乡加快建设、首府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是民生持续改善、各族群众获得实惠更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首府落地生根。同时,离不开国家各部委大力支持和援乌省市无私援助,也凝聚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中央驻乌单位、援乌省市及所有援乌干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回顾五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首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成熟度不够;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绿色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深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支撑有待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有不少短板,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还有不少难题亟待破解;营商环境还需持续改善;城市管理不够精细,还存在不少堵点、难点、痛点、盲点。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