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三个第一背后的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之路邹平践行生态优先

2022-01-11 行业动态

2019年全市空气质量考核列滨州市第一、地表水水质考核列滨州市第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综合排名列滨州市第一;2019年12月31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被表彰为“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9月27日,滨州市环境局邹平分局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评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区块链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环保链。

一个个闪光的荣誉来之不易,成绩是邹平践行生态优先,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地”的有力诠释。邹平高标准编制《邹平县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会战、“夏季攻势”及秋冬季攻坚“蓝天行动”,关停燃煤机组58台,停产8台,淘汰落后燃煤机组12台共计72万千瓦,取缔10蒸吨以下锅炉182台,完成燃气锅炉改造56台,推动75家企业进行工业窑炉深度治理,关停工业炉窑130个;抓好成品油治理,完成116家加油站三级油气回收,取缔非法加油站点14家,加强重型柴油车治理,摸排非道路移动机械1606辆,全市所有在营加油站和所售车用柴油实现全覆盖抽检。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管理,淘汰国三柴油货车785辆,检测296辆;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全市57家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部配套VOCs污染防治设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整体向好,2016至2020年,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增长了19.5%。

“治气”让百姓拥有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邹平下力气“治水”,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重点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严格落实邹平《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多次组织开展对邹平境内小清河、杏花河、孝妇河等重点河流及其支流和所有入河排污口开展了拉网式徒步巡查,摸清沿河废水直排口和支流排放情况;对全市102个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整治,并进行了分类编码,树立排污口标志牌52个;实施“源头控制、岸上治理、河道修复”等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禁养区内69家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关闭搬迁,加强对重点涉水企业的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切实改善水体质量。近年来邹平河流断面水质逐步改善,2021年1至11月邹平国控断面小清河唐口桥21项指标平均浓度均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省控断面杏花河张官庄、胜利河四马桥21项指标平均浓度均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对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并积极推进落实,圆满完成攻坚战任务目标。修订并印发《邹平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目前邹平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可达到Ⅲ类水质要求。

产业决定城市。“绿化”产业结构,邹平积极为城市生态“减压”。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为主要措施,邹平深入挖掘工程减排,通过实施热电、钢铁、氧化铝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业产能退出、清洁取暖等减排工程,2020年实现二氧化硫减排644.41吨,氮氧化物减排5640.43吨。推进长山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2020年实现COD减排186.244吨,氨氮减排6.526吨,圆满完成了减排任务。

“互联网+”科技监管实现“智慧生态”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整洁有序,“一个宜居宜业美丽的家”正成为生态邹平的直观体现。立足环境保护新形势,邹平以高科技推动生态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定。累计投入资金三千万元,建成“高空瞭望”监控系统、秸秆着火点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地面微站”和VOCs巡航监测,将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污染治理中,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科技支撑。全市建成458个水气自动监测站点,其中9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测站,66家废水污染源自动站、16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2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344家废气污染源自动站。监测站具备了监测大气、废气、水质、废水、噪声五大类185个项目的监测能力。

紧跟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发展步伐,邹平积极探索“互联网+环保”新路径,综合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创新科学精准治污模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20年12月22日,上线发布了全国首个以智慧执法为中心、以监管预防为抓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区块链实现环保与排污企业、设备厂商、公安、法院等多方共建生态环境保护联盟链,确保违法活动链上监管、违法线索链上取证、多方监督司法共治,有效解决了环境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电子数据易篡改、易伪造、固证取证难、司法采信难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智慧化、数字化、精准化及监控预警能力和科学办案水平。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实现5家以上部门协同共享,链上治理企业超1000家,上链监控点位覆盖6000余个终端设备,上链存证量达亿条以上,极大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环境自治能力,推动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